展厅建筑是一类能源消耗量大、占有土地较多的公共建筑类型。在更新改造时,应坚持节能、节地、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在设计时应做到即节约能源、又保证建筑环境质量,通过技术进步、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等途径,以小的消耗争取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例如,在展厅总体规划上,宜采用集中式布局,尽量缩短管线,尽量留出绿化地带,合理选择系统和设备,做到节能、节地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展厅改造规划的首要理念是整体性的布局与相对隔离区设置。集中式的布局在展厅改建中大量应用的前提是在整体的区域内一定要设置相对隔离的区域,,就是通过细致的流程、完善的空调系统等设计及其他隔离、消毒措施将医疗区与其他区域隔离开, 以保证展厅安全。
其次是分区概念的应用, 展厅规划设计中的分区概念含义是为了防止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要求将展厅内的洁净( 清洁) 与清洁( 污染) 区加以区划与分隔, 是根据不同的医疗功能需要的分区;另外,还要把患者区和医护区分开,医生要有一个独立区, 包括医生的工作入口、工作室和休息室等。这样能大限度地避免交叉感染。
展厅改造设计中,在改善医疗条件的同时注重就医流程的再造,要从展厅整体功能划分的基础上强调展厅的整体性,充分处理各个部门之间的功能关系,通过不断改造展厅功能,协调各个区域功能。例如,打造了“一站式”体检中心,让进行体检的人员在体检中心内完成从交费到取体检报告的全过程等。另外,在展厅更新改造设计中,充分结合当地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优化展厅楼外部造型,使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传统展厅建筑往往会使人感觉冷峻、呆板,以功能为核心的展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现代展厅更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们在就诊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人性化展厅的环境设计能满足医疗使用要求的同时,就诊模式的人性化。急诊科和门诊部开设“绿色通道”,再造门、急诊流程,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方式,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和各种交叉感染的机会,尽力避免患者及陪护人员的焦虑和不安,大限度地提供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的可能性,缩小空间与心理的距离。 就诊环境的人性化。如在色彩、各种标识或识别及功能区域的划分上,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感受,打造一个多色彩且不失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 空间尺度、空间功能人性化。设计时应从人体行为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创造适合患者活动的空间尺度,避免产生压抑、孤独等不良心理反映,有效地保护患者隐私。还能满足医患的心理需求,因为一个安全、宁静、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还能舒缓医务人员的紧张情绪。